为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消防安全意识,提升校园火灾防控能力,4月16日下午,学校安全保障部联合电子工程学院举办了一场主题为"防范火灾风险,守护校园平安"的消防安全知识讲座。安全保障部防火科刘铁东担任主讲人,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圣宏、院长王尔馥及师生代表1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。

讲座伊始,主讲人以近年来全国高校典型火灾事故案例为切入点,通过视频与图片展示了因疏忽引发的触目惊心的火灾现场。"火灾看似遥远,实则隐患就在身边。"他强调,人为因素是校园火灾的主要原因,所以掌握消防安全知识是预防事故的第一道防线。
围绕"消防安全基础知识",主讲人系统讲解了火灾分类、灭火器类型及适用场景,并重点剖析了实验室、宿舍、食堂等校园重点区域的火灾风险点。针对师生关注的"如何正确报警""逃生路线规划"等问题,强调"黄金三分钟"自救原则,提醒师生牢记"弯腰低姿、湿巾捂鼻"的逃生要领。
在"火灾预防与扑救"环节,主讲人梳理了校园常见隐患:老旧线路超负荷运行、实验设备操作不规范、大功率电器违规使用等。他提出"三查三清"日常管理建议:查电器线路、查消防设施、查疏散通道;清易燃杂物、清违规电器、清充电乱象。
针对初起火灾扑救,现场开展了情景模拟教学。主讲人借助灭火器实物,逐步分解"提、拔、握、压"操作口诀。针对高校实验室密集、用电设备繁多等特点,讲座专门设置"火电源安全管理"专题。主讲人指出,实验室火灾中约60%与电气设备故障相关,并以某高校因烘箱线路老化引发火情的案例警示师生:"设备定期检修不能流于形式,必须建立台账闭环管理。" 特别强调"人走电断"原则,建议学院推行"安全责任人挂牌制度",对高负荷设备实施分级管控。
针对校园内电动自行车数量激增带来的安全隐患,主讲人用一组数据敲响警钟:2024年全国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中,80%发生在充电过程中。"电池过充、私自改装、飞线充电是三大‘元凶’。"他展示了电动自行车爆燃实验视频,仅30秒内火焰温度便突破1000摄氏度,浓烟迅速充满楼道,直观的画面让在场师生深受震撼。

结合校园实际,主讲人提出"疏堵结合"治理建议:呼吁师生主动拒绝电动自行车进楼、电池入室充电,同时建立违规行为通报机制。
通过此次讲座,师生不仅掌握了消防"四懂四会"核心要义,更深刻理解了"生命至上、安全第一"的理念,为构建平安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