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这是张贴在淮安大学城校园内的校园网贷广告
近期,多所高校发现学生注册使用“助业贷”、“分期乐”、“速融360”、“乐米金融”等第三方借贷平台申请信用贷款,被收取高额利息或扣除高额手续费的情况,造成学生背负大量债务,存在一定安全隐患。
淮安某职业技术学院大二男生孙某(宿迁人)通过扫描张贴在校园内的“淮安大学生分期商城——专业学生贷款”宣传单页上的二维码,注册无抵押借贷5000元,逾期四个月后, 12名讨债公司人员来到其宿舍要债,称逾期不还款要收取每日3分利,逼迫其连本带息归还13500元。

淮安某职业技术学院大一男生易某(南通人)手机下载了“助业贷”APP无抵押贷款,又介绍同班级的汤某(盱眙人)、周某(东台人)等4名学生注册。5人共网贷了25万元,借贷公司收取了7万元保证金、手续费,实际到账18万元。5名学生为了完成注册任务,还在继续拉同学进行借贷。

淮安某职业技术学院女生杜某(盐城人)通过社会人员介绍、校内张贴的广告,先后向“捷信、佰仟、闪银、趣分期、优分期、速融360、雏鹰、诺诺镑客”等10余家第三方借贷平台,无抵押贷款(只提供学生证、身份证、班主任联系方式等)了5万多元,因逾期未还款,目前债务已经上升为8万余元。金融公司为讨债,多次电话、短信骚扰该学生的班主任、同学。
这些“校园网贷”利用在校大学生没有经济收入却有较高的消费需求的心理,以小额的佣金、礼品促使学生不断拉朋友注册。学生扫码即可下载APP,只需要填写简单的学籍、身份信息便可借贷。借款人的信用程度完全由出借人判断,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,借贷后容易身陷债务纠纷影响学业。近期河南郑州某大学生就因借高利贷网络赌博,欠下60多万元,最后选择跳楼自杀。

“校园网贷”以时髦的互联网网贷平台为载体,简便的信用贷款发放为渠道,在校园内发展学生代理,利用同学之间的信任,骗取大学生所贷款项。在校大学生缺乏对金融风险的评估,往往无法预测到贷款存在无法偿还的风险。一旦发生逾期不还款的情况,就产生高额利息,借贷人便电话恐吓或组织社会闲散人士上门讨债,逼迫学生写高额欠款借条,易引发肢体冲突,上升为暴力犯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