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一、防范校园贷
案例1:
某学院的学生反映称,从2015年12月至今,一名自称申某的人以做兼职刷单为名,让学生通过校园贷款平台借贷,日前申某失联。此案共涉及7所大学、50余名学生,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。
案例2:
某高校学生郭丽(化名)反映,有人以做兼职刷单为由让学生注册校园贷款平台并办理贷款,向学生保证不用他们偿还贷款,每单向学生返现20至50元。几个月后该人失联。多所高校超过20人受骗,涉及贷款金额近100万元。

莫让校园贷变成亡命贷
1.大学生只注意校园贷利息低的口号,可服务费很高。
2. 不要帮他人贷款(如果一定要贷款,必须核实公司的合法性和合同的合理性)
3.同学们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件和个人信息,不要将身份证轻易借给他人,以免他人冒用。
4. 请广大学生合理理性消费基本金融常识,增强甄别能力。
5.自我保护意识差的女大学生要警惕远离”裸贷”。
6.特别提醒同学们尽量不办理“网上贷款”与“小额贷款”;如确需办理,请事先向辅导员或保卫部门、学工等学校相关部门咨询,以防被骗。
二、兼职诈骗
案例:
为了在暑期找到兼职,某高校大学生周某于7月10日用手机QQ加入了一个名为“广州家教一对一”QQ群。看到这个QQ群内有800多名成员,一名自称负责人的“张老师”联系了周某,向其介绍了一份家教工作,并要求收取中介信息费480元。7月11日12时,周某通过支付宝向对方账户汇款480元。7月11日晚上23时,周某在宿舍内与相同经历的同学聊起,才发现有可疑,后发现该QQ群已经解散,该“张老师”的QQ号已经删除了事主,无法联系。

一不贪二不占,诈骗再诡玩不转
1.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!!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高佣金高回报先垫付等兼职工作。
2.不要轻信校园张贴招聘广告。
3.女同学兼职一定要多方考察,远离有性侵隐患的工作。
4.大家可以通过勤工助学中心找工作,尽量不要通过中介(小心黑中介哦)。
三、食品卫生

美好生活,从食品安全开始
1.同学们尽量选择在学校食堂就餐。
2.在外就餐要选择具备食品卫生许可证的餐厅。
3.同学们在路边零售店和超市购买商品时一定注意食品相关信息(生产日期、保质期等等)。
4.尽量选择正规超市商场购买食品。
5.如有腹泻、呕吐等异常症状应当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