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要
近几年,微信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,成为当今大家常用的网络社交手段之一。然而骗子也抓住了这个机会,开始了新一轮的微信网络诈骗。如何防止微信诈骗?如何识别骗子的手段?小编为你来支招。


骗子通过盗取微信号、绑定微信QQ 号码等方式,获取微信个人信息,再冒充主人以各种理由,向其家人、朋友、同事等进行诈骗,一旦轻易汇钱、打钱过去,骗子就立马消失。
常见骗钱套路:同学在某日突然微信向你借钱救急,款项不大,诸如失业了借钱吃饭、遇到急事急需凑钱等,你觉得款项不大,和同学又有同窗之谊,就把钱借出去了。殊不知,日后再想把钱要回来就不可能了。
防骗提醒:遇到亲戚朋友、同学老师等在微信上要你汇钱、借钱救急时,一定要冷静处理,不要轻信文字信息而汇钱,若确需汇钱,不管钱多钱少最好打电话确认。


微信中的招聘信息也要留意,骗子通过发布优厚的待遇来吸引待业人士,再以各种报名费、佣金为由实施诈骗,待缴费后骗子会直接拉黑删好友“人间蒸发”。
常见骗钱套路:骗子在微信、QQ 上组建所谓企业招聘内部群,然后在网络上散布其有知名公司招聘内幕、能让企业优先录取、待遇优厚等消息,吸引待业人员加群。骗子以各种理由哄骗求职者,向其索取各种费用,如被识破,直接踢求职者出群了事。
防骗提醒:找工作要认准正规人才市场,到公开招聘会应聘,登录正规招聘网站。

一刷朋友圈满屏都是代购、海淘等信息,冲着“货真价实”、“限量发行”、“低价代购”等噱头,代购成为不少年轻人追捧的新时尚。
常见骗钱套路:骗子会以海外商品质优价廉,可提供代购为诱饵,哄骗买家付款后,又会以“商品被海关扣下,要加缴关税”等理由,让买家加付“关税”。此时买家如果再付钱,骗子又会找借口继续骗钱,等买家幡然醒悟发现被骗时,骗子就会马上删好友,以致买家钱、货两失。
防骗提醒:即便是朋友圈“熟人”提供代购服务的也要提高警惕。朋友圈“杀熟”、“坑熟”现象也非常普遍,建议审慎考虑。


很多人都会在朋友圈发求好友帮忙点赞的信息,希望通过朋友点赞领取相应的奖品或者优惠。很多骗子通过此种方式,骗取关注度或者套取网友的真实信息。
常见骗钱套路:第一种是集满多少个赞就可以获得什么礼品或优惠,实际上,等你集满了要求的“赞”,兑换礼品或领取免费消费卡时,发现到手的奖励“缩水”。第二种是商家发布“点赞”信息但需要填写提供姓名和手机号码,一旦所征集的信息数量够多,这种网站、公众号会自动消失,目的是套取更多人的真实个人信息。
防骗提醒:对这种点赞的信息要先查证,必要时可把咨询给出的答复录下来,防止商家出现“赖账”等行为。

生活中,大街小巷随处都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二维码,非常方便大家扫码支付费用、扫码关注公共号等。殊不知,不少二维码“暗藏玄机”。骗子在二维码中藏有木马病毒,一旦扫码安装,木马就会盗取银行账号、密码等其他个人隐私信息,进而窃取、骗取扫码者的钱财。
常见骗钱套路:骗子以低于市场价的物品为诱饵,但需要通过指定的二维码、客户端购买,骗取消费者进行二维码扫描,然后通过暗藏的木马病毒盗取消费者银行账号等私密信息,再迅速通过银行转账盗取钱财。
防骗提醒:扫码有风险,不要轻易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,谨防扫到“木马”。

安全保障部希望大家继续提升防骗功力,让骗子都无机可乘,趁早失业。
内容来源:人民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