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案例1:江苏扬州市民谢女士在某拼购网站上买了两套衣服,之后她接到一个陌生电话,对方自称是该拼购网站客服人员,称谢女士拼购失败,要给她退款,只要扫描微信二维码就可以完成。因为,货确实还未收到,谢女士信以为真,加了微信,并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。结果,她发现自己不仅没有收到钱,微信钱包里还少了近4000元。当她想联系对方时,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。
案例2:某日上午,阿坤闲来无事玩QQ聊天,这时他在一个QQ群里看到有人发布“刷信誉”兼职的信息。正想找兼职的阿坤马上与对方取得了联系,对方自称是某网络商城的客服,为了“双十一”冲购买量提高信用额度,争取更多的买家,需要阿坤去指定的商家购买物品。对方承诺保证全额退款还会给阿坤每笔5元的“回扣”。阿坤按照对方的要求用支付宝购买一张价值93元的游戏点卡。不到5分钟,对方立刻返还给他98元。见有利可图,在对方的怂恿下,阿坤又购买了2800多元的游戏点卡。没想到,之后对方让他继续刷单,才肯将本金和佣金给他,被“套牢”的阿坤才意识到被骗,急忙报警。

1、扫描二维码诈骗
“双十一”期间,嫌疑人冒充各大网购平台客服,声称购物失败、订单失效,需要办理退款或取消交易,要求对方扫描二维码或发送验证短信,以此骗钱。
温馨提示:骗子冒充卖家,向消费者提供二维码。骗子提供的二维码其实是一个木马病毒的下载地址,病毒装载后,就可盗取持卡人的信息。

2、 虚假红包诈骗
“双十一”马上到了,各大电商平台纷纷以派发红包的形式为促销活动预热。有不法分子借机在微信朋友圈、微信群等互动平台中派发虚假“双11”红包,诱骗网民点击,套取网民个人信息,或传播木马病毒,盗取网民银行账号。
温馨提示:慎点此类红包领取链接,接到此类信息如有疑问,可拨打电商网站官方客服咨询确认。若不慎点击,应第一时间关闭手机网络,修改网银、支付宝等重要账户密码,并通过安全软件查杀木马病毒。

3、钓鱼网站诈骗
“双十一”电商促销期间,冒充电商官方网站、在线支付平台等的钓鱼网站活动频繁。网民忙于浏览各色商品页面时,往往容易忽略链接的安全性,误入诈骗分子通过即时通讯工具、短信、邮件等渠道发来的虚假钓鱼网站。
温馨提示:消费者在忙于抢购的同时,也要注意核对网站域名。对陌生人发来的商品链接要提高警惕,谨慎打开。如遇网络诈骗应第一时间向属地公安机关报案,并向举报中心举报。

4、 冒充电商客服
当你收到电商客服以“参与抢购抽中大奖”、“账号异常”的名义向你发送的短信时,可要小心了。他声称需要帮助受害人后台修改支付宝密码,还需要受害人的手机支付短信验证码,然后就可以盗刷支付宝中的资金了。
温馨提示:冒充电商客服博取消费者信任。接到此类疑似短信或电话,可以登陆电商网站获取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,切忌直接拨打短信中的联系电话,也不要轻易点开短信中附带的网址链接。此外,安装安全防护软件,可以有效识别此类诈骗短信。

5、提前预购诈骗
犯罪分子趁“双十一”活动期间,冒着商家的名义,打着提前预售的幌子,向买家发送虚假订金链接。
温馨提示:不法分子以“提前购”“预售”作幌子,向用户发送木马链接,借机植入木马、钓鱼网站,或在“预售”活动上做文章,骗取消费者的“定金”。

6、 利用代购诈骗
价格非常优惠的“海外代购”也不太寻常,等你付了代购款之后,诈骗分子会以“商品被海关扣下,要加缴关税”等类似理由要求加付“关税”等借口骗取更多钱财,当然,货物你是永远也收不到的。
温馨提示:这是骗子以优惠价的海淘商品为诱饵,需记住任何价格与实价差距很大的商品均很可疑,切勿轻易付款。

7、刷单返利诈骗
犯罪嫌疑人利用受害人急于赚钱的心理,第一次返利给一点“甜头”,再诱骗受害人投入更多的资金,并以此诱迫受害人一次次投钱。嫌疑人要求受害人购买的一般为虚拟产品,如电话卡、游戏卡等,骗取受害人所购买的卡号和密码后,再转卖他人折现。
温馨提示:虚拟的线下交易不靠谱,应尽量遵循平台规则,有第三方平台保障更放心;小额转账容易使人放松警惕,充值返利前一定要仔细辨认合法网址。兼职代刷信誉100%为假,切勿上当。